Skip to content

数学分析笔记

资料下载

Markdown源码版本

PDF版本

完整笔记

Copyright © 2024 Simon

第一章 序章

  • 暂无

第二章 函数

  • 反函数

三角函数和反函数

倒数关系:

cosθsecθ=1sinθcscθ=1tanθcotθ=1

商数关系:

tanθ=sinθcosθcotθ=cosθsinθ

平方关系:

sin2θ+cos2θ=11+tan2θ=sec2θ1+cot2θ=csc2θ

积化和差公式:

sinαcosβ=12[ sin(α+β)+sin(αβ)]cosαsinβ=12[ sin(α+β)sin(αβ)]cosαcosβ=12[ cos(α+β)+cos(αβ)]sinαsinβ=12[ cos(α+β)cos(αβ)]

和差化积:

  1. 正弦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:

    sinα+sinβ=2sinα+β2cosαβ2sinαsinβ=2cosα+β2sinαβ2
  2. 余弦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:

    cosα+cosβ=2cosα+β2cosαβ2cosαcosβ=2sinα+β2sinαβ2

三角函数

  • 余切函数: 定义:

    cotθ=cosθsinθ

    在直角三角形中

    cotθ=

    值域:R,定义域:θkπ,kZ

  • 正割函数: 定义:

    secθ=1cosθ

    值域:(,1][1,),定义域:θkπ+π2,kZ

  • 余割函数: 定义:

    cscθ=1sinθ

    值域:(,1][1,),定义域:θkπ,kZ

反三角函数

  1. 反正弦函数: 符号:

    y=arcsinx

    定义域:[1,1],值域:[π2,π2] 性质:

    sin(arcsinx)=x,x[1,1]arcsin(siny)=y,y[π2,π2]
  2. 反余弦函数: 符号:

    y=arccosx

    定义域:[1,1],值域:[0,π] 性质:

    cos(arccosx)=x,x[1,1]arccos(cosy)=y,y[0,π]
  3. 反正切函数: 符号:

    y=arctanx

    定义域:R,值域:(π2,π2) 性质:

    tan(arctanx)=x,xRarctan(tany)=y,y(π2,π2)
  4. 反余切函数: 符号:

    y=arccotx

    定义域:R,值域:(0,π) 性质:

    cot(arccotx)=x,xRarccot(coty)=y,y(0,π)

第三章 极限

数列的极限

数列极限的εN语言证明

  1. 定义 数列{an}极限是A(记为limnan=A)的εN定义: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>0,存在正整数N,使得当n>N时,|anA|<ε成立。
  2. 证明步骤
    • 步骤一:给定ε>0

    • 步骤二:寻找N

      • 通过分析|anA|<ε,对an表达式变形来确定与ε有关的正整数N
      • 例如,对于数列an=1n证明limnan=0,由|an0|=|1n0|=1n,要使1n<ε,得n>1ε,可取N=[1ε]+1[x]表示不超过 x 的最大整数)。
    • 步骤三:验证n>N|anA|<ε成立

      • 仍以上例说明,当n>N=[1ε]+1时,n>1ε,则1n<ε,即|an0|<ε,证得limn1n=0

利用夹迫性证明数列极限

  1. 夹迫性定理 若存在三个数列{an}{bn}{cn},满足当n足够大(比如n>N0N0为某个正整数)时,anbncn,且limnan=limncn=A,那么limnbn=A

函数的极限

  1. x0
    • xsinx是等价无穷小
      • 根据等价无穷小的定义,limx0sinxx=1
    • xtanx是等价无穷小
      • 同样有limx0tanxx=1
    • 1cosx12x2是高阶等价无穷小
      • limx01cosx12x2=1
  • 补充:
  • xsinx16x3
  1. x+
    • lnxx的关系
      • 对于任意正整数nlimx+lnxxn=0
    • xnexn为常数)
      • 对于任意常数nlimx+xnex=0
  • x0
arctanxsinxxarcsinxtanx        x36

重点:!!!!!(如果考试要用的话就要用泰勒展开写出来)

函数连续性

暂无

无限小量和无限大量

暂无

第四章 微分和微商

各种函数的导数

  1. (kx)=k
  2. (xn)=nxn1
  3. (ax)=axlna
  4. (ex)=ex
  5. (logax)=1xlna
  6. (lnx)=1x
  7. (sinx)=cosx
  8. (cosx)=sinx

以下是重点

9. (tanx)=sec2x

10. (cotx)=csc2x

11. (secx)=secxtanx

12. (cscx)=cscxcotx

13. (arcsinx)=11x2

14. (arccosx)=11x2

15. (arctanx)=11+x2

16. (arccotx)=11+x2

  1. 双曲正弦函数(sinh x)
    • 定义:sinhx=exex2
    • 导数:(sinhx)=coshx
  2. 双曲余弦函数(cosh x)
    • 定义:coshx=ex+ex2
    • 导数:(coshx)=sinhx

莱布尼兹公式

公式表述

若函数u(x)v(x)都有n阶导数,则

(uv)(n)=k=0nCnku(nk)v(k)

其中:

  • Cnk=n!k!(nk)!是二项式系数
  • u(nk)表示u(nk)阶导数,当nk=0时,u(0)=u
  • v(k)表示vk阶导数,当k=0时,v(0)=v

应用举例y=x2exn阶导数。 令u=x2v=exu=2xu=2u(k)=0 for k>2v(k)=ex for all k0 根据莱布尼兹公式(x2ex)(n)=Cn0x2ex+Cn1(2x)ex+Cn2(2)ex(x2ex)(n)=(x2+2nx+n(n1))ex

第五章 中值定理

拉格朗日中值定理

定理内容

  • 若函数y=f(x)满足:
    • 在闭区间[a,b]上连续;
    • 在开区间(a,b)内可导。
  • 那么在(a,b)内至少存在一点ξ,使得
  • f(b)f(a)=f(ξ)(ba)

应用举例 例如,证明不等式ba1+b2<arctanbarctana<ba1+a2,其中a<b。 设f(x)=arctanxf(x)[a,b]上连续,在(a,b)内可导,且f(x)=11+x2。 根据拉格朗日中值定理,存在ξ(a,b),使得arctanbarctana=11+ξ2(ba)。 因为11+b2<11+ξ2<11+a2 所以ba1+b2<arctanbarctana<ba1+a2

洛必达

没什么好说的

函数的极限

  1. 函数极限存在的第一充分条件

    • 内容:设函数f(x)x0的某去心邻域U˙(x0,δ)内有定义。
      • 若当x(x0δ,x0)时,f(x)单调递增且有上界,当x(x0,x0+δ)时,f(x)单调递减且有下界,则limxx0f(x)存在。
      • 反之,若当x(x0δ,x0)时,f(x)单调递减且有下界,当x(x0,x0+δ)时,f(x)单调递增且有上界,则limxx0f(x)存在。
  2. 函数极限存在的第二充分条件(重点看这个)

    • 内容:设函数y=f(x)在点x0处具有二阶导数且f(x0)=0f(x0)0
      • f(x0)>0,则函数y=f(x)x=x0处取得极小值;
      • f(x0)<0,则函数y=f(xx=x0处取得极大值。

函数凹凸性

利用二阶导数判定 设函数y=f(x)在区间I内具有二阶导数。 如果f(x)>0xI,那么函数y=f(x)在区间I上是凹的。 如果f(x)<0xI,那么函数y=f(x)在区间I上是凸的。

定义5.2f(x)(a,b)有定义。若对任意x1x2(a,b)和任意λ(0,1),有

f(λx1+(1λ)x2)λf(x1)+(1λ)f(x2)

则称f(x)(a,b)为下凸函数;若对任意x1x2(a,b)和任意λ(0,1),有

f(λx1+(1λ)x2)λf(x1)+(1λ)f(x2)

则称f(x)(a,b)为上凸函数。

函数拐点

判定方法

  • 二阶导数法
    • 一般地,若函数y=f(x)在点x0处二阶可导,且在x0的某邻域内二阶导数f(x)变号(即函数的凹凸性发生改变),同时f(x0)=0,那么点(x0,f(x0))是函数y=f(x)的一个拐点。

二阶导数不存在的点也可能是拐点

第六章&第七章&第八章 积分

  • 常见积分公式

不定积分基本公式

kdx=kx+cxndx=xn+1n+1+cexdx=ex+caxdx=axlna+c1xdx=ln|x|+csinxdx=cosx+ccosxdx=sinx+ctanxdx=ln|cosx|+ccotxdx=ln|sinx|+ccscxdx=ln|cscxcotx|+csecxdx=ln|secx+tanx|+cx2dx=13x3+c1x2dx=1x+c1sinxdx=csc2xdx=cotx+c1cos2xdx=sec2xdx=tanx+c11+x2dx=arctanx+c11x2dx=arcsinx+csecxtanxdx=secx+ccscxcotxdx=cscx+cdxa2+x2=1aarctanxa+cdxx2a2=12aln|xax+a|+cdxa2x2=arcsinxa+cdxx2+a2=ln|x+x2+a2|+cdxx2a2=ln|x+x2a2|+cx21+x2dx=12ln(1+x2)+c11+x2dx=arctanx+c

补充

x21+x2dx=xarctanx+C

过程如下(懂了吧)

x21+x2=x2+111+x2=x2+11+x211+x2=111+x2lnxdx=xlnxx+C

换元积分

  1. 第一类换元法(凑微分法)

    • 示例:计算2xcos(x2)dx

      • u=x2,则du=2xdx
      • 原积分2xcos(x2)dx=cosudu=sinu+C
      • 再把u=x2代回,得到sin(x2)+C
    • 常见的凑微分形式

      • f(ax+b)dx=1af(ax+b)d(ax+b)(a0)
      • f(xn)xn1dx=1nf(xn)d(xn)
      • f(sinx)cosxdx=f(sinx)d(sinx)
  2. 第二类换元法

    • 根式代换
      • 当被积函数中含有a2x2(a>0)时,可令x=asintt(π2,π2)
        • 示例:计算11x2dx
          • x=sintt(π2,π2),则dx=costdt
          • 原积分
          • 11x2dx=11sin2tcostdt=1dt=t+C
          • 因为x=sint,所以t=arcsinx,最终结果为arcsinx+C
      • 当被积函数中含有x2+a2(a>0)时,可令x=atantt(π2,π2)
      • 当被积函数中含有x2a2(a>0)时,可令x=asectt(0,π2)(π2,π)
    • 倒代换
      • 当分母的次数比分子的次数高很多时,可考虑倒代换,即令x=1t

      • 示例:计算1x4(1+x2)dx

        • x=1t,则dx=1t2dt
        • 原积分
        1x4(1+x2)dx=t41+t2(1t2)dt=t21+t2dt
        • 进一步化简=(111+t2)dt=t+arctant+C
        • 再把t=1x代回,得到1x+arctan1x+C
  3. 三角代换与双曲代换(补充方法)

    • 三角代换:三角代换主要是利用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sin2t+cos2t=1sec2ttan2t=1等来化简根式。
    • 双曲代换(暂时没遇过)
      • 双曲函数定义为sinhx=exex2coshx=ex+ex2,且cosh2xsinh2x=1
      • 当被积函数含有x2+a2时,也可令x=asinht,因为x2+a2=a2sinh2t+a2=acosht,这样代换后可以简化积分运算。

分部积分法

分部积分公式

  • 设函数u=u(x)v=v(x)具有连续导数,那么

    u(x)v(x)dx=u(x)v(x)v(x)u(x)dx

    也可以写成

    udv=uvvdu

有理函数的积分

就是拆开

定积分

暂无

积分中值定理

积分第一中值定理

  • 若函数f(x)在闭区间[a,b]上连续,则在[a,b]上至少存在一点ξ,使得abf(x)dx=f(ξ)(ba)

这个定理的几何意义是:对于在区间[a,b]上连续的函数y=f(x),由曲线y=f(x)x=ax=b以及x轴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等于以区间[a,b]为底,以这个区间内某一点ξ处的函数值f(ξ)为高的矩形的面积。

积分第二中值定理

  • 第一形式:设f(x)[a,b]上可积,g(x)[a,b]上单调递减且g(x)0,则存在ξ[a,b],使得
abf(x)g(x)dx=g(a)aξf(x)dx
  • 第二形式:设f(x)[a,b]上可积,g(x)[a,b]上单调,那么存在ξ[a,b],使得
abf(x)g(x)dx=g(a)aξf(x)dx+g(b)ξbf(x)dx

泰勒公式

带佩亚诺余项

若函数f(x)在点x0存在直至n阶导数,则

f(x)=f(x0)+f(x0)(xx0)+f(x0)2!(xx0)2++f(n)(x0)n!(xx0)n+o((xx0)n)

其中o((xx0)n)为佩亚诺余项,表示当xx0时,余项是比(xx0)n高阶的无穷小.

带拉格朗日余项

若函数f(x)在含有x0的某个开区间(a,b)内具有n+1阶导数,则对于x(a,b),有

f(x)=f(x0)+f(x0)(xx0)+f(x0)2!(xx0)2++f(n)(x0)n!(xx0)n+Rn(x)

其中Rn(x)=f(n+1)(ξ)(n+1)!(xx0)n+1ξ是介于x0x之间的某个值.

常见泰勒公式

指数函数

ex=1+x+x22!+x33!++xnn!+

对数函数

ln(1+x)=xx22+x33+(1)n1xnn+

三角函数

  • 正弦函数
sinx=xx33!+x55!+(1)n1x2n1(2n1)!+
  • 余弦函数
cosx=1x22!+x44!+(1)nx2n(2n)!+
  • 正切函数
tanx=x+x33+2x515+

反三角函数

  • 反正弦函数
arcsinx=x+12x33+1324x55+
  • 反正切函数
arctanx=xx33+x55+(1)k1x2k12k1+

双曲函数

  • 双曲正弦函数
sinhx=x+x33!+x55!++(1)k1x2k1(2k1)!+
  • 双曲余弦函数
coshx=1+x22!+x44!++(1)kx2k(2k)!+

幂函数

(1+x)α=1+αx+α(α1)2!x2++α(α1)(αn+1)n!xn+

自己推到:

麦克劳林展开式为:

f(x)=f(0)+f(0)x+f(0)2!x2+f(0)3!x3++f(n)(0)n!xn+rn(x)

其中rn(x)为余项

体积

暂无

弧长

(1)直角坐标形式

若曲线的方程为y=f(x)axb,且f(x)在区间[a,b]上具有连续导数,则曲线弧长s的计算公式为:

s=ab1+[f(x)]2dx
(2)参数方程形式

若曲线由参数方程{x=x(t)y=y(t)给出,αtβ,其中x(t)y(t)在区间[α,β]上具有连续导数,则曲线弧长s的计算公式为:

s=αβ[x(t)]2+[y(t)]2dt
(3)极坐标形式

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ρ=ρ(θ)αθβ,且ρ(θ)在区间[α,β]上具有连续导数,则曲线弧长s的计算公式为:

s=αβρ2(θ)+[ρ(θ)]2dθ

曲率

直角坐标系的曲率

|y[1+(y)2]32|

参数方程的曲率

  • 若曲线由参数方程{x=x(t)y=y(t)给出,t为参数。则x=x(t)y=y(t)x=x(t)y=y(t)
  • 曲率公式为|x(t)y(t)x(t)y(t)[(x(t))2+(y(t))2]32|

面积

  1. 直角坐标下求面积

    • 设函数y=f(x)在区间[a,b]上连续且f(x)0,那么由曲线y=f(x),直线x=ax=b以及x轴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
    abf(x)dx
  2. 极坐标下求面积

    • 由极坐标方程ρ=ρ(θ)αθβ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=12αβρ2(θ)dθ
  3. 参数方程下求面积

    • 若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{x=x(t)y=y(t)αtβ,且x(t)y(t)具有连续的一阶导数,x(t)不变号。
    • x(t)>0时,曲线C与直线x=a,x=b,y=0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
    A=αβy(t)x(t)dt

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转换关系

  • 直角坐标用(x,y)表示,极坐标用(ρ,θ)表示,它们之间的转换公式为x=ρcosθy=ρsinθ,且ρ2=x2+y2

一些例题

  • 求极限
limn1ni=1nln(1+1/i)sin1/i
  • 解答:
limn1ni=1nln(1+1/i)sin1/i=limnln(1+1/n)sin1/n=limx0ln(1+x)sinx=1

黎曼和

当分割子区间的最大长度λ0n+且分割越来越细)时,黎曼和的极限若存在,就是函数f(x)在区间[a,b]上的定积分,即

abf(x)dx=limλ0i=1nf(ξi)Δxi

第十章 数项级数

一、正项级数敛散性判别法

(一)比较判别法

  1. 原理:设n=1ann=1bn是两个正项级数,且anbn(n=1,2,)。若n=1bn收敛,则n=1an也收敛;若n=1an发散,则n=1bn也发散。
  2. 例如:判断n=11n2+1的敛散性。因为1n2+1<1n2,而n=11n2是收敛的p级数(p=2>1),所以n=11n2+1收敛。

(二)比较判别法的极限形式

  1. 原理:设n=1ann=1bn是两个正项级数,且limnanbn=l( $ 0 < l <+\infty\displaystyle\sum_{n = 1}^{\infty}a_{n}\displaystyle\sum_{n = 1}^{\infty}b_{n}$敛散性相同。
  2. 例如:判断n=1sin1n的敛散性。因为limnsin1n1n=1,而n=11n发散,所以n=1sin1n发散。

(三)比值判别法(达朗贝尔判别法)

  1. 原理:设n=1an是正项级数,且limnan+1an=ρ。当ρ<1时,级数n=1an收敛;当ρ>1(包括ρ=+)时,级数n=1an发散;当ρ=1时,判别法失效。
  2. 例如:判断n=1n!nn的敛散性。计算limnan+1an=limn(n+1)!(n+1)n+1nnn!=limn(nn+1)n=1e<1,所以级数收敛。

(四)根值判别法(柯西判别法)

  1. 原理:设n=1an是正项级数,且limnann=ρ。当ρ<1时,级数n=1an收敛;当ρ>1(包括ρ=+)时,级数n=1an发散;当ρ=1时,判别法失效。
  2. 例如:判断n=1(n2n+1)n的敛散性。limnann=limnn2n+1=12<1,所以该级数收敛。

(五)积分判别法

  1. 原理:设f(x)[1,+)上非负、单调递减的连续函数,令an=f(n),则级数n=1an与反常积分1+f(x)dx同敛散。
  2. 例如:判断n=21nlnn的敛散性。考虑函数f(x)=1xlnx2+1xlnxdx=limt+2t1xlnxdx=limt+[ln(lnx)]2t=+,所以级数n=21nlnn发散。

(六)拉阿比判别法

  1. 原理:设n=1an是正项级数,且limnn(anan+11)=R
    • R>1时,级数n=1an收敛;
    • R<1时,级数n=1an发散;
    • R=1时,判别法失效。
  2. 例如:判断级数n=1(2n)!(n!)212n的敛散性。 计算limnn(anan+11)
an=(2n)!(n!)212nan+1=(2(n+1))!((n+1)!)212n+1anan+1=(2n)!(n!)212n((n+1)!)2(2(n+1))!2n+1=(2n)!(n!)2((n+1)!)2(2n+2)!2=(2n)!(n!)2(n+1)2(n!)2(2n+2)(2n+1)(2n)!2=(n+1)2(2n+2)(2n+1)2=(n+1)2(n+1)(2n+1)2=n+12n+12limnn(anan+11)=limnn(n+12n+121)=limnn(2n+2(2n+1)2n+1)=limnn12n+1=limnn2n+1=12<1

所以级数n=1(2n)!(n!)212n发散。

二、交错级数敛散性判别法

(一)莱布尼茨判别法

  1. 原理:对于交错级数n=1(1)n1an(an>0),如果anan+1(n=1,2,),且limnan=0,那么交错级数n=1(1)n1an收敛。
  2. 例如:判断n=1(1)n11n的敛散性。an=1n,显然1n1n+1,且limn1n=0,所以该交错级数收敛。

三、任意项级数敛散性判别法

(一)绝对收敛判别法

  1. 原理:若n=1|an|收敛,则n=1an绝对收敛,且n=1an收敛。
  2. 例如:判断n=1sinnn2的敛散性。因为|sinnn2|1n2,而n=11n2收敛,所以n=1sinnn2绝对收敛,从而该级数收敛。

(二)条件收敛判别法

如果n=1an收敛,但n=1|an|发散,则n=1an条件收敛。例如n=1(1)n11n收敛,但n=1|(1)n11n|=n=11n发散,所以n=1(1)n11n条件收敛。

第十一章到第十三章

狄利克雷判别法:

一、数项级数的狄利克雷判别法

设级数n=1anbn,如果满足:

  1. 部分和序列An=k=1nak有界,即存在常数M,使得对所有n,都有:
|An|=|k=1nak|M
  1. 数列{bn}单调趋于零,即:
    • 单调递减或单调递增; limnbn=0

则级数n=1anbn收敛。

二、函数项级数的狄利克雷判别法

设函数项级数:

n=1an(x)bn(x)

如果满足:

  1. 对每个固定的x,部分和序列
An(x)=k=1nak(x)

有界,即存在常数M(x),使得:

|An(x)|M(x)
  1. 函数序列{bn(x)}n单调趋于零,即满足:
    • 单调性:对于每个固定的xbn(x)关于n单调递减或递增;
    • 极限性:对每个固定的x,有limnbn(x)=0

则函数项级数n=1an(x)bn(x)收敛。

三、广义积分的狄利克雷判别法

设积分:

a+f(x)g(x)dx

如果满足:

  1. 积分的原函数
F(x)=axf(t)dt

有界,即存在常数M,使得:

|F(x)|M,xa
  1. 函数g(x)满足:
    • 在区间[a,+)上单调趋于零; limx+g(x)=0

则广义积分a+f(x)g(x)dx收敛。

四、瑕积分的狄利克雷判别法

设积分存在瑕点x=a(假设瑕点为积分下限,其他点类似),考虑积分:

abf(x)g(x)dx

如果满足:

  1. 积分的原函数:
F(x)=axf(t)dt

在靠近瑕点x=a时有界。

  1. 函数g(x)满足:
    • (a,b]上单调趋于零(当xa+时); -limxa+g(x)=0

则瑕积分abf(x)g(x)dx收敛。

阿贝尔判别法:

一、数项级数的阿贝尔判别法

考虑级数:

n=1anbn

如果满足以下两个条件:

  1. 级数n=1an收敛(而非仅仅有界);
  2. 数列{bn}单调有界数列,即:
    • 存在有限的常数M,使得|bn|M,且单调(递增或递减)。

则级数n=1anbn收敛

二、函数项级数的阿贝尔判别法

判别法描述:

考虑函数项级数:

n=1an(x)bn(x)

如果满足:

  1. 对每个固定的x,级数
n=1an(x)

收敛;

  1. 对每个固定的x,函数序列{bn(x)}单调有界,即:
    • 存在常数M(x),使得对所有n|bn(x)|M(x)
    • 对于固定的x,关于n单调递增或递减。

则函数项级数n=1an(x)bn(x)收敛。

三、广义积分的阿贝尔判别法

判别法描述:

考虑广义积分:

a+f(x)g(x)dx

如果满足:

  1. 积分a+f(x)dx收敛
  2. 函数g(x)在区间[a,+)单调有界,即:
    • 存在常数M,使得|g(x)|M,且g(x)[a,+)上单调。

则广义积分a+f(x)g(x)dx收敛

四、瑕积分的阿贝尔判别法

判别法描述:

考虑具有瑕点的积分(例如积分下限有瑕点a):

abf(x)g(x)dx

如果满足:

  1. 瑕积分abf(x)dx收敛
  2. 函数g(x)(a,b]单调有界,即:
    • 存在常数M,使得对所有x(a,b],有|g(x)|M
    • 在区间靠近瑕点a时,函数g(x)是单调的。

则瑕积分abf(x)g(x)dx收敛

总结成一句话:

  • 狄利克雷 判别法:部分和有界 (震荡) × 单调趋零 = 收敛。
  • 阿贝尔 判别法:已知收敛 (收敛×单调有界) = 收敛。

第十四章 傅里叶级数

一、傅里叶级数的基本概念与公式

一个定义在区间[l,l]上周期为2l的函数f(x),可表示成傅里叶级数:

f(x)=a02+n=1[ancosnπxl+bnsinnπxl]

系数计算公式:

  • 常数项a0
a0=1lllf(x)dx
  • 余弦项系数ann1):
an=1lllf(x)cosnπxldx
  • 正弦项系数bnn1):
bn=1lllf(x)sinnπxldx

二、傅里叶级数的特殊区间(常见):

(一)区间[π,π](标准区间)

若函数定义在[π,π],周期为2π,傅里叶级数为:

f(x)=a02+n=1(ancosnx+bnsinnx)
  • 系数公式:
a0=1πππf(x)dx,an=1πππf(x)cosnxdx,bn=1πππf(x)sinnxdx

(二)区间[0,2π]

若函数定义在区间[0,2π],周期为2π,傅里叶级数展开为:

f(x)=a02+n=1(ancosnx+bnsinnx)
  • 系数计算:
a0=1π02πf(x)dx,an=1π02πf(x)cosnxdx,bn=1π02πf(x)sinnxdx

(三)区间[l,l](一般区间)

一般区间的情况(区间长度为2l),傅里叶级数通式为:

f(x)=a02+n=1(ancosnπxl+bnsinnπxl)
  • 系数计算:
a0=1lllf(x)dx,an=1lllf(x)cosnπxldx,bn=1lllf(x)sinnπxldx

三、小结(核心公式记忆):

  • 通式记忆:
f(x)=a02+n=1(ancosnπxl+bnsinnπxl)
  • 一般系数公式:
a0=1lllf(x)dx,an=1lllf(x)cosnπxldx,bn=1lllf(x)sinnπxldx
  • 区间特化记忆:
    • 标准区间[π,π]时,公式中l=π
    • 区间[0,2π]时,积分区间改为[0,2π]

第十五章——第二十章

一、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

1. 函数极限定义

假设函数f(x,y)定义在点(x0,y0)的去心领域内,若对任意路径(x,y)(x0,y0),极限值均存在且相等,则记为极限:

lim(x,y)(x0,y0)f(x,y)=L

2. 二元函数极限存在判定

  • 当沿不同路径趋于同一点的极限值不同时,则该二元函数极限不存在。

常用方法:

  • 沿特殊路径(如x=x0,y=y0,y=k(xx0)等)求极限并比较。
  • 极坐标法:将(x,y)替换为(rcosθ,rsinθ),考察当r0时的极限。

3. 二元函数的连续性

若二元函数满足:

lim(x,y)(x0,y0)f(x,y)=f(x0,y0)

则称函数在点(x0,y0)连续。

连续函数的性质:

  • 基本运算法则(加、减、乘、除、复合运算)在连续点均保持连续。
  • 多项式函数、指数函数、三角函数在定义域内连续。

二、二元函数的偏导数与高阶偏导

1. 偏导数定义

给定二元函数z=f(x,y),偏导数表示函数沿坐标轴方向的变化率:

fx(x,y)=fx=limΔx0f(x+Δx,y)f(x,y)Δxfy(x,y)=fy=limΔy0f(x,y+Δy)f(x,y)Δy

2. 高阶偏导

常见的二阶偏导:

fxx(x,y)=2fx2,fyy(x,y)=2fy2,fxy(x,y)=2fyx,fyx(x,y)=2fxy

偏导连续、光滑函数具有性质:

fxy(x,y)=fyx(x,y)

(克莱罗定理)

三、二元函数的可微性与全微分

1. 二元函数的可微定义

设二元函数z=f(x,y),若其变化量可表示为线性主部与高阶无穷小之和:

Δz=f(x+Δx,y+Δy)f(x,y)=fx(x,y)Δx+fy(x,y)Δy+o(ρ),(ρ=Δx2+Δy2)

且满足:

limρ0o(ρ)ρ=0

则称函数在该点可微。其中:

-fx(x,y),fy(x,y)为函数在(x,y)点的偏导数。 -o(ρ)为高阶无穷小量,其在点邻域内趋于零的速度快于线性小量ρ

几何意义: 可微函数在该点局部表现如同一个线性函数,且误差项相对于线性近似部分极小,保证函数在该点附近可用线性函数很好地逼近。

2. 全微分形式

若函数在点(x,y)可微,则全微分为:

dz=fx(x,y)dx+fy(x,y)dy

作为函数在该点的线性近似。

3. 可微性与连续性、偏导关系:

函数可微 ⇒ 函数必定连续,且偏导数存在。但偏导数存在不能保证函数一定可微。充分条件(常见判定定理):

  • 若函数两个偏导数在点附近连续,则该函数在该点一定可微。

四、二元函数的极值与最小二乘法

1. 极值

若点(x0,y0)为极值点(可能极大或极小),则有:

fx(x0,y0)=0,fy(x0,y0)=0
二阶导数判别法

定义 Hessian 判别式:

H=|fxx(x0,y0)fxy(x0,y0)fyx(x0,y0)fyy(x0,y0)|
  • H>0,fxx(x0,y0)>0,点为极小;
  • H>0,fxx(x0,y0)<0,点为极大;
  • H<0,则为鞍点,不为极值点。

2. 最小二乘法(Least Squares Method)

拟合数据曲线,用以确定线性模型参数:

对于拟合函数y=ax+b,最小化平方误差之和:

S(a,b)=i=1n(yiaxib)2

通过偏导求驻点建立法方程:

Sa=0,Sb=0

由此解出最优参数a,b

五、条件极值与拉格朗日乘数法

求函数f(x,y)在约束条件g(x,y)=0下的极值。

构建拉格朗日函数:

L(x,y,λ)=f(x,y)λg(x,y)

其中g(x,y)=h(x,y)c为约束函数。

由方程组:

L=0{fx(x,y)λgx(x,y)=0fy(x,y)λgy(x,y)=0g(x,y)=0

求解确定极值点。

六、含参变量的积分、广义积分与欧拉积分

1. 含参变量积分

积分形式:

F(a)=u(a)v(a)f(x,a)dx

求导法则(Leibniz公式):

F(a)=f[v(a),a]v(a)f[u(a),a]u(a)+u(a)v(a)fa(x,a)dx

2. 广义积分

例如:

0+f(x,a)dx

判断广义积分收敛的常用方法:

  • 比较判别法
  • 极限判别法

3. 欧拉积分

  • 第一类欧拉积分(Beta函数):
B(x,y)=01tx1(1t)y1dt,x>0,y>0
  • 第二类欧拉积分(Gamma函数):
Γ(x)=0+tx1etdt,x>0
  • 两者关系:
B(x,y)=Γ(x)Γ(y)Γ(x+y)

七、重积分

二重积分定义

设区域D为闭区域,则二重积分表示为:

Df(x,y)dxdy

计算方法

  • 直角坐标系下的积分:
Df(x,y)dxdy=x=ax=by=g1(x)y=g2(x)f(x,y)dydx
  • 极坐标变换:
x=rcosθ,y=rsinθ,dxdy=rdrdθ

应用

  • 求面积、体积、质量、重心等
  • 交换积分次序 (Fubini定理):
x=ax=by=cy=df(x,y)dydx=y=cy=dx=ax=bf(x,y)dxdy

上次更新于: